口腔联盟服务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我要买
管理咨询
我要加盟
我要做广告
求购留言
我要留言
疑难会诊
诊所范例
财务代管
    服务热线:13569151100         免费注册学校联盟
 如何发布产品? 如何购买产品? 如何加入诊所联盟? 如何进行免费网页注册? 个性网页如何定制? 收藏本站
   
爱牙护齿百问百答
"爱牙"电子画册
口腔商城
名医名店
口腔联盟
口腔论坛
口腔资讯
诊所设计欣赏
摄影欣赏
QQ酷图欣赏下载
人才招聘 10370 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口腔资讯
 
  口腔资讯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时间 2007年7月6日 16:9】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一、口腔组织病理学

一、牙体组织
1.釉质
(1)釉质的光学显微镜下结构特点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的理化特性
2.牙本质
(1)牙本质的组织结构
(2)牙本质的反应性变化
(3)牙本质的理化特性
3.牙髓
牙髓的组织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4.牙骨质
(1)牙骨质的组织结构
(2)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
二、牙周组织
1.牙龈
(1)牙龈上皮的结构
(2)牙龈固有层的结构
2.牙周膜
(1)牙周膜中主纤维分布及功能
(2)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功能
(3)牙周膜的神经
3.牙槽骨
(1)牙槽骨的结构
(2)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三、口腔粘膜
1.口腔粘膜的基本结构
口腔粘膜上皮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口腔粘膜的分类
(1)咀嚼粘膜的


结构与功能
(2)被覆粘膜的结构与功能
(3)特殊粘膜的结构与功能
四、涎腺
1.涎腺的基本结构
(1)腺泡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2)涎腺导管的结构
2.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1)大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2)小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五、口腔颌面部发育
1.腮弓和神经嵴
腮弓和神经嵴的衍化
2.面部的发育
(1)发育过程
(2)发育异常
3.腭部的发育
(1)发育过程
(2)发育异常
4.舌的发育
(1)发育过程
(2)发育异常
六、牙的发育
1.牙胚
牙胚的发生及分化
2.牙体、牙周组织的形成
(1)牙本质的形成
(2)牙釉质的形成
(3)牙髓的发生
(4)牙根的形成及牙周组织的发育
七、牙的发育异常
牙齿结构异常
(1)釉质发育不全症
(2)氟牙症
(3)四环素牙
(4)牙本质发育不全症
八、龋
1.牙釉质龋
(1)早期釉质龋的病理变化
(2)釉质龋的超微结构变化
2.牙本质龋
牙本质龋的发展过程及其病理变化
3.牙骨质龋
牙骨质龋的病理变化
九、牙髓病
1.牙髓炎
(1)急性牙髓灸的病理变化
(2)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2.牙髓变性
牙髓钙化
十、根尖周病
1.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2)慢性根尖脓肿的病理变化
(3)根尖肉芽肿的病理变化
2.根尖囊肿
根尖囊肿的病理变化
十一、牙周组织疾病
1.牙龈病
(1)慢性龈炎和龈增生的临床病理
(2)剥脱性龈病损的概念和病理变化
2.牙周炎
(1)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2)牙周炎活动期的病理变化
(3)牙周炎静止期的组织病理
十二、口腔粘膜病
1.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
(2)上皮异常增生
(3)棘层松解
(4)疱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6)糜烂和溃疡
2.常见口腔粘膜病病理
(1)口腔白斑
(2)红斑
(3)口腔扁平苔藓
(4)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5)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6)天疱疮
(7)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8)念珠菌病
(9)肉芽肿性唇炎
3.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1)口腔毛状白斑的病理变化
(2)其他表现
十三、颌骨疾病
1.颌骨骨髓炎
颌骨骨髓炎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病理
2.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与家族性巨颌症
(1)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概念、临床病理特点
(2)家族性巨颌症的临床病理
3.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罕细胞病)
(1)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概念
(2)骨嗜酸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
十四、涎腺疾病
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
(1)慢性涎腺炎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2)坏死性涎腺化生的临床病理
(3)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病理
2.涎腺肿瘤病理
(1)免疫组织化学在涎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2)腺瘤
①多形性腺瘤(混合瘤)
②腺淋巴瘤
③嗜酸性腺瘤
④基底细胞腺瘤
(3)腺癌
①恶性多形性腺瘤
②腺泡细胞癌
③粘液表皮样癌
④腺样囊性癌
⑤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十五、口腔颌面部囊肿
1.牙源性囊肿
(1)牙源性囊肿的概念
(2)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病理
(3)含牙囊肿和萌出囊肿的临床病理
2.非牙源性囊肿病理
(1)鼻腭管囊肿
(2)鼻唇囊肿
(3)球状上颌囊肿
(4)鳃裂囊肿
(5)甲状舌管囊肿
(6)粘液囊肿
十六、牙源性肿瘤
1.牙源性肿瘤的概念与分类
2.良性牙源性肿瘤病理
(1)成釉细胞瘤
(2)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3)牙源性钙化囊肿
(4)牙源性腺样瘤
(5)牙瘤
(6)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3.恶性牙源性肿瘤病理
恶性成釉细胞瘤
十七、口腔癌

口腔粘膜癌病理
(1)原位癌
(2)鳞状细胞癌
(3)疣状癌
(4)基底细胞癌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生物化学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与多肽
(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2)肽键与肽链
(3)谷胱甘肽和多肽类激素
2.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概念
(2)二级结构-a螺旋
(3)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
(4)蛋白质的变性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1)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
(2)别构效应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分子组成
(2)核酸(DNA和RNA)
2.DNA的结构与功能
(1)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的一级结构
(3)DNA双螺旋结构
(4)DNA高级结构
(5)DNA的功能
3.DNA变性及其应用
(1)DNA变性和复性的概念
(2)核酸杂交
4.RNA结构与功能

R>(1)mRNA、遗传密码
(2)tRNA
(3)rRNA
三、酶
1.酶的催化作用
(1)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
(2)酶促反应的特点
(3)酶-底物复合物
2.辅酶与酶辅助因子
(1)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2)辅酶作用
(3)金属离子作用
3.酶促反应动力学
(1)Km和Vmax的概念
(2)最适pH和最适温度
4.酶的抑制作用
(1)不可逆抑制
(2)可逆性抑制
5.酶的调节
(1)别构调节
(2)共价修饰
(3)酶原激活
(4)同工酶概念
四、糖代谢
1.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
(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
(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3)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成物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
(1)血糖浓度
(2)胰岛素的调节
(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6.糖蛋白及蛋白聚糖
(1)糖蛋白概念
(2)蛋白聚糖概念
五、氧化磷酸化
1.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
(1)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
(2)ATP的利用
(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2.氧化磷酸化
(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电子传递链
(3)ATP合成酶
(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六、脂肪代谢
1.脂类生理功能
(1)储能和供能
(2)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
2.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1)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
(2)混合微团
(3)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径及乳糜微粒
3.脂肪的合成代谢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3)合成基本途径
4.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5.脂肪的分解代谢
(1)脂肪动员
(2)脂肪酸的β-氧化
(3)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七、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代谢
1.甘油磷脂代谢
(1)甘油磷脂基本结构与分类
(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2.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3)胆固醇的去路
(4)类固醇激素代谢终产物
3.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及其组成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3)载脂蛋白分类及其作用
(4)高脂蛋白血症
八、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
(1)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
2.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
(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
(2)氨基酸的吸收
(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转氨酶
(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3)a-酮酸的代谢
4.氨的代谢
(1)体内氨的来源
(2)氨的转运
(3)体内氨的去路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一碳单位概念及来源
(3)蛋氨酸循环
(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
九、核苷酸代谢
1.核苷酸代谢
(1)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
(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3)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
2.核苷酸代谢的调节
(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
(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
十、遗传信息的传递
1.遗传信息传递概述
中心法则
2.DNA的合成
(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DNA的复制
(3)反转录
(4)DNA的修复类型
3.RNA的生物合成
(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
(3)转录后加工过程
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
(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3)蛋白质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十一、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1)基因表达的概念及基因调控的意义
(2)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3)基因的组成性表达、诱导与阻遏
(4)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5)基因表达调控基本要素
2.基因表达调控基本原理
(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
十二、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
1.细胞信息物质
(1)概念
(2)分类
2.膜受体激素信号转导机制
(1)蛋白激酶A通路
(2)蛋白激酶C通路
(3)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包括G蛋白)
3.核受体激素调节机制
十三、重组DNA技术
1.重组DNA技术概述
(1)重组DNA技术相关的概念
(2)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与医学
(1)疾病基因的发现
(2)发展新药物
(3)DNA诊断
(4)基因治疗
(5)遗传病的防治
十四、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1)癌基因概念
(2)抑癌基因概念
2.生长因子
十五、血液生化
1.血液的化学成分
(1)水和无机盐
(2)血浆蛋白质
(3)非蛋白质含氮物质
(4)不舍氮的有机化合物
2.血浆蛋白质
(1)血浆蛋白质分类
(2)血浆蛋白质来源
(3)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3.红细胞的代谢
(1)血红素的合成
(2)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十六、肝胆生化
1.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1)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
(2)生物转化反应类型及酶系
(3)影响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2.胆汁酸代谢
(1)胆汁酸化学
(2)胆汁酸代谢
(3)胆汁酸代谢的调节
3.胆色素代谢
(1)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性质
(2)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心理学

一、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地位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
(2)心理生理学理论
(3)行为主义理论
(4)人本主义理论
(5)认知学派理论
二、医学心理学基础
1.心理活动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2.心理实质
(1)动物心理的发展
(2)心理实质的内容
3.认识过程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2)学习与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3)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4)想象与创造的概念
4.情绪过程
(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情绪的有关理论
(4)情绪的作用
5.意志过程
(1)意志的概念
(2)意志的特征
(3)不良意志的品质
6.需要、动机与挫折
(1)需要定义与分类
(2)需要层次论
(3)动机定义与分类
(4)冲突的类型
(5)挫折
7.人格
(1)人格的定义
(2)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3)气质的概念、生理基础、分型与意义
(4)性格的概念、特征与分型
(5)人格的理论
(6)人格形成的标志
8.行为
(1)行为的定义
(2)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3)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4)C型行为与癌瘤发生
三、心理卫生
1.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1)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3)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4)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四、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概述
(1)心身疾病的定义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3)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2.心理应激与应对
(1)心理应激的定义
(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理
(3)心理防御机制
(4)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3.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五、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概述
(1)心理评估的概念
(2)心理测验的分类
(3)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2.心理测验的原则和条件
(1)心理测验的原则
(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
3.常用的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
(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评定量表
六、心理治疗与咨询
1.心理治疗的概述
(1)心理治疗的概念
(2)心理治疗的性质
(3)区分(与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询)
(4)心理治疗的分类
(5)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2.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1)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
(2)行为主义的常用方法
(3)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
3.心理治疗的原则与要求
(1)心理治疗中医患关系的特点
(2)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3)对心理治疗师的基本要求
4.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概念
(2)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手段
七、病人心理
1.病人角色
(1)病人角色的概念
(2)病人角色的变化
2.求医与遵医行为
(1)求医行为
(2)遵医行为
3.病人的心理问题
(1)病人的心理需要
(2)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八、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概念
(1)什么是医患关系
(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3)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4)医患交往的两种水平
2.医患交往中的问题
(1)医患间的冲突
(2)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3.医患关系的模式
(1)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
(2)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4.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
(1)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预防医学
一、绪论
1.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2)定义、内容和特点
2.医学模式与健康观改变
(1)医学模式
(2)健康观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人类和环境
1.人类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组成
(2)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
3.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三、物理因素与健康
1.噪声
(1)噪声的来源
(2)对机体的影响
2.高温
(1)高温作业
(2)类型
(3)对机体的影响
3.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
四、化学因素与健康气体


1.刺激性与窒息性
(1)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2)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3)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中毒机理、临床表现、急救措施、特殊解毒药物和作用机理
(4)预防
2.铅
(1)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
(2)毒理、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防制措施
3.苯
(1)接触机会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4.汞
(1)理化特性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5.农药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6.生产性粉尘
(1)生产性粉尘定义、特征
(2)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3)矽肺的预防和控制
五、食物因素与健康
1.合理营养
(1)基本概念:食物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
(2)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及供给量
2.常见营养失调所致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病因及预防的疾病
3.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
4.食物中毒
(1)概念、特点
(2)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 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发食品、临床
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
(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5.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河豚中毒
(2)毒蕈中毒
(3)亚硝酸盐中毒
六、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步骤
1.基本概念和基本
(1)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2.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指标
(2)离散趋势指标
(3)正态分布的特点、面积分布规律
3.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推断
(1)均数的抽样误差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u检验和t检验
(5)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4.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相对数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
5.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率的抽样误差、总体率的可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
(2)u检验和x2检验
6.直线相关和回归
(1)直线相关分析的用途,相关系数及其意义
(2)直线回归分析的作用,回归系数及其意义
7.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统计图形的选择,制图通则
七、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1)流行病学的定义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
2.疾病的分布
(1)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2)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3)疾病的三间分布
3.描述性研究
(1)现况调查的概念、种类和目的
(2)抽样调查的方法、优缺点、样本大小的估计
(3)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控制
4.病例对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样本量估计
(2)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
(3)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5.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2)队列研究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
(3)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
(4)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6.实验性研究
(1)临床试验的定义及特征
(2)临床试验设计三大组成部分及原则
(3)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指标
7.病因探索
(1)现代病因的概念
(2)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
(3)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
8.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1)诊断和筛检试验的概念
(2)诊断和筛检试验评价指标
(3)提高诊断和筛检试验效率的方法

八、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1.传染病
(1)传染病流行病学
(2)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3)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地方病
(1)地方病的基本概念
(2)碘缺乏病的病因及防制
(3)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点及预防
3.职业有关疾病
(1)职业有害因素概念及来源
(2)职业有关疾病的种类和特点
(3)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4.心,脑血管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人群高血压病的防制及管理
5.医源性疾病
(1)医源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
(2)医源性感染的种类和污染途径
(3)医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6.恶性肿瘤
(1)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2)恶性肿瘤的预防
7.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
临床预防服务的定义及内容
8.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
(1)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及任务
(2)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及特点
(3)社区健康的实施
(4)老年人社区保健的特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免疫学

一、绪论
基本概念
(1)免疫
(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3)免疫的三大功能
(4)克隆选择学说
二、抗原
1.基本概念
(1)抗原和抗原的两种性能
(2)抗原决定簇
(3)T细胞抗原决定簇和B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区别
(4)抗原结合价
(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簇)
(6)交叉反应
(7)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4)异嗜性抗原
3.超抗原
(1)概念
(2)种类
(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佐剂
(1)概念
(2)种类
(3)作用机制
三、免疫器官
1.中枢免

疫器官
(1)概念
(2)组成
(3)主要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
(1)组成
(2)主要结构
(3)主要功能
四、免疫细胞
1.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TCR-CD3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
(3)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4)Th细胞的亚型及其功能
2.B淋巴细胞
(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BCR复合物的组成
(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特征
3. 自然杀伤(NK)细胞
(1)NK细胞的表面标志
(2)NK细胞的受体
(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抗原呈递细胞
(1)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
(2)抗原呈递细胞的种类
(3)外源性抗原呈递过程
(4)内源性抗原呈递过程
五、免疫球蛋白
1.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Ig)
(2)抗体(Ab)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4)免疫球蛋白的其它成分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
(2)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
(3)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IgG的特性和功能
(2)IgM的特性和功能
(3)IgA的特性和功能
(4)IsE的特性和功能
(5)IsD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制备
(1)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六、补体系统
1.基本概念
(1)补体系统的概念
(2)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系统的激活
(1)经典(传统)激活途径
(2)旁路(替代)激活途径
(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ⅦlL)激活途径
3.补体激活的调节
(1)补体的自身调控
(2)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七、细胞因子
1.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
(5)生长因子
(6)趋化因子
3.细胞因予的共同特性
(1)理化特征
(2)产生和分泌特点
(3)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及特点
(4)作用特点(网络性)
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1)天然免疫效应
(2)特异性免疫效应
(3)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4)细胞毒效应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基本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
(2)分化群(印)
(3)粘附分子
2.印分子
(1)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印分子
(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
3.粘附分子
(1)种类
(2)共性
(3)功能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基本概念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3)MHC的单元型、基因型、表现型
2.HLA人复合体及其产物
(1)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
(2)HLA复合体的分类
(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衡)
(4)HLA编码的产物
3.HLA-I类抗原
(1)结构
(2)分布
(3)主要功能
4.HLA-Ⅱ类抗原
(1)结构
(2)分布
(3)主要功能
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2)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十、免疫应答
1.基本概念
(1)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类型
(3)免疫应答的过程
2.固有性免疫应答
(1)概念
(2)组成
(3)特点
3.获得性免疫应答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T细胞活化中的双识别、双信号
(2)T细胞应答的效应(CD4+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CD8+CTL介导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参与的免疫效应)
十一、免疫调节
1.不同水平的免疫调节
(1)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2)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3)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4)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2.独特型网络
(1)独特型、抗独特型、独特型网络的概念
(2)独特型网络的形成
(3)独特型网络的免疫学意义
十二、免疫耐受
1.基本概念
(1)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
(3)外周免疫耐受
(4)克隆缺失与克隆无能
2.免疫耐受的形成
(1)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2)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
(3)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终止
3.免疫耐受与临床
(1)建立免疫耐受
(2)打破免疫耐受
十三、超敏反应
1.基本概念
(1)超敏反应
(2)超敏反应的分型
2.I型超敏反应
(1)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2)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
(3)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4)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3.Ⅱ型超敏反应
(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4.Ⅲ型超敏反应
(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Ⅳ型超敏反应
(1)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疾病
十四、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基本概念
(1)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
(1)自身抗原的出现
(2)免疫调节异常
(3)交叉抗原
(4)遗传因素
3.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1)自身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
(2)自身致敏淋巴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
十五、免疫缺陷病
1.基本概念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B细胞缺陷
(2)T细胞缺陷
(3)联合免疫缺陷
(4)吞噬细胞缺陷
(5)补体系统缺陷
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免疫异常
(2)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主要因素
十六、肿瘤免疫
1.肿瘤抗原
(1)肿瘤抗原的概念
(2)肿瘤抗原的分类
2.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1)体液免疫机制
(2)细胞免疫机制
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
(2)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4.肿瘤的免疫治疗
(1)非特异免疫治疗
(2)主动免疫治疗
(3)被动免疫治疗
十七、移植免疫
1.基本概念
(1)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
(2)直接识别、间接识别
(3)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1)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3.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
(1)组织配型
(2)免疫抑制
(3)诱导耐受
十八、免疫学检测技术
1.血清学反应
(1)概念
(2)沉淀反应
(3)凝集反应
2.免疫标记技术
(1)免疫荧光技术
(2)放射免疫分析
(3)酶免疫分析
(4)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技术
(5)免疫印迹试验
3.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
(1)淋巴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技术(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术)
(2)T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增殖试验、细胞毒试验)
(3)B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增殖试验、抗体形成试验)
4.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1)生物活性检测
(2)ELISA
(3)PCR
十九、免疫学防治
1.免疫治疗
(1)免疫治疗的概念
(2)免疫治疗的分类
2.免疫预防
(1)人工免疫的概念
(2)人工免疫的分类
(3)疫苗的种类及应用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伦理学

一、医学与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及其与医学实践的关系
(1)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2)"医乃仁术",医师应是医德高尚的人
(3)医学实践的道德内涵
2.医学模式转变的伦理意义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是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学与医学伦理学
(1)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正、负效应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二、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原则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
(1)不伤害
(2)有利
(3)尊重
(4)公正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1)医学伦理学规范妁本质、形式
(2)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内容(1988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3.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1)权利与义务
(2)情感与良心
(3)审慎与保密
三、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性质
(1)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
(2)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
2.医患关系中病人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1)病人的道德权利
(2)病人的道德义务
3.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医学道德
(1)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势对医德的要求
(2)医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对医德的要求
(3)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对医德的要求
四、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意义
(1)有利于医学事业发展
(2)有利于医院集体力的发挥
(3)有利于医务人员成才
(4)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
(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3)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4)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5)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五、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
1.医德修养
(1)医德修养的意义
(2)医德修养的内容
(3)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医德评价
(1)医德评价的意义
(2)医德评价的标准
(3)医德评价的依据
(4)医德评价的方式
六、医学研究与医学道德原则
1.人体实验的道德
(1)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
(2)受试者知情同意
(3)维护受试者利益
(4)严谨的升学态度
2.受试者的选择
(1)对受试者的负担和受益要公平分配
(2)特别关照参加试验的弱势人群的权益
3.资料的保密
(1)对研究资料保密
(2)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3)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4.意外损伤的赔偿
(1)因参加试验而意外损伤者有权获得公平的赔偿
(2)死亡者家属有权获得赔偿
(3)可预见的不良反应不在赔偿之列
5.审查程序
(1)研究前必须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2)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始研究
七、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2)我国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2.器官移植
(1)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2)器官移植的国际准则和医师的道德责任
3.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2)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伦理原则
4.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
(1)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问题
(2)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
5.临终关怀
(1)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2)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6.脑死亡
(1)脑死亡的哈佛标准
(2)执行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7.安乐死
(1)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区别
(2)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3)国际上安乐死的立法状况
八、医学伦理学文献
1.《希波克拉底誓言》
2.《大医精诚》
3.《纪念白求恩》
4.《纽伦堡法典》
5.《赫尔辛基宣言》
6.《夏威夷宣言》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临床综合(外科基础)

一、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2.低钾血症
(1)病因
(2)临床表现和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
(1)临床表现、诊断
(2)治疗
二、外科休克
1.概论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监测
(3)治疗原则
2.低血容量休克
治疗方法
3.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法
三、外科感染
1.概论
(1)病因和预防
(2)感染发生的病理
(3)诊断
(4)治疗原则
2.软组织急性感染
(1)病因与临床表现
(2)处理
3.全身化脓性感染
(1)种类
(2)诊断
(3)治疗原则
4.特殊性感染
(1)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

断、防治
(2)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四、创伤和战伤
1.概论
(1)分类
(2)诊断
(3)急救及治疗原则
2.火器伤
处理原则
五、烧伤热烧伤
(1)面积计算与深度判定
(2)治疗原则与现场急救
(3)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
六、颈部疾病
1.颈部解剖
颈部分区
2.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
(3)甲状腺癌临床表现
(4)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5)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3.颈部转移性肿瘤
颈部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临床综合(内科基础)

一、常见症状与体征
1.发热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2.咯血
病因
3.急性胸痛
临床表现
4.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5.腹痛
常见病因
6.呕血
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7.黄疸
黄疸鉴别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8.肝肿大
常见病因和病理
9.紫癜
(1)概念
(2)引起紫癜的常见原因
(3)紫癜的临床特点,与血性皮疹的鉴别
(4)紫癜的临床表现
10.头痛
(1)常见原因及机制
(2)临床特点和伴随症状
(3)诊断方法和步骤
二、血液学有关检验
1.红细胞增多
(1)诊断标准
(2)常见原因
2.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
(1)诊断标准
(2)常见原因
3.中性

粒细胞增多
临床意义
4.嗜酸粒细胞增多
(1)诊断标准
(2)常见原因
5.淋巴细胞增多
(1)诊断标准
(2)常见原因
6.血小板增多
(1)诊断标准
(2)常见原因
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9.血浆纤维蛋白原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三、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1)临床表现
(2)预防
四、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原则
五、支气管哮喘
临床表现
六、呼吸衰竭
1.概论
按血气分析分型
2.慢性呼吸衰竭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原则
七、肺炎
1.概论
病因分类及院内感染、院外感染的病原学
2.肺炎球菌肺炎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
八、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改变、诊断和
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2)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九、感染性心内自体瓣膜感染性心膜炎
(1)常见致病微生物内膜炎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相关因素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6)诊断标准
(7)抗生素治疗原则
十、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上腹痛特点,伴随症状及体征
(3)诊断:病史、胃镜、X线检查
十一、肝脏疾病
肝硬化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十二、尿液检查
血尿
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十三、肾小球疾病
1.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2.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十四、尿路感染
急性肾孟肾炎
临床表现及特点
十五、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衰竭
常见病因
十六、贫血
1.概论
(1)诊断标准
(2)分类
(3)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4)诊断步骤
(5)治疗原则、输血指征及注意事项
2.缺铁性贫血
(1)铁代谢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十七、淋巴瘤
(1)基本病理分类
(2)临床分期
(3)临床表现
十八、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定义
(2)发病机制
(3)诊断要点及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要点
十九、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临床表现
二十、肾上腺疾病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临床表现
二十一、糖尿病
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
(2)诊断标准
(3)综合治疗原则和降血糖治疗
二十二、传染病概论
1.感染与免疫
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3.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
二十三、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肝炎病毒的种类
(2)流行病学: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4)预防: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二十四、精神病概论
1.概述
(1)精神病学的任务
(2)精神卫生的任务
(3)精神疾病的概念
(4)社会心理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2.症状学
(1)症状学的定义
(2)认知障碍
(3)情感的概念
(4)情感障碍
(5)意志行为障碍
3.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
(1)病史采集的原则和内容
(2)精神检查的原则和内容
二十五、周围神经病
1.面神经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及呼吸肌麻痹的急救处理
二十六、脑血管疾病
1.脑血栓形成
(1)常见病因
(2)临床类型
(3)临床表现(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
(4)诊断标准
(5)急性期治疗方法
2.脑出血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基底节区出血、小脑出血)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急性期治疗方法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法规

一、医疗与妇幼保健监督管理法规
1.执业医师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考试和注册
(3)第三章:执业规则
(4)第四章:考核和培训
(5)第五章:法律责任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四章:执业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总则
(2)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3)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4)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5)医疗事故的赔偿
(6)罚则
(7)附则
4.母婴保健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婚前保健
(3)第三章:孕产期保健
(4)第四章:技术鉴定
(5)第五章:行政管理
(6)第六章:法律责任
二、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法规
传染病防治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预防
(3)第

三章:疫情的报告和公布
(4)第四章:控制
三、血液与药品监督管理法规
1.献血法
(1)第8条至16条:对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要求
(2)第18条至22条:法律责任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输血申请
(3)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4)第四章:交叉配血
(5)第六章:发血
(6)第七章:输血
3.药品管理法
(1)第四章: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2)第九章:法律责任(第90条、第91条)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牙体解剖生理
1.牙的演化
2.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1)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2)牙的萌出及牙位记录方法
(3)牙体解剖的常用名词及标志
3.牙体外形
(1)恒牙牙体外形的描述
(2)乳牙的特点及其与恒牙的鉴别
(3)应用解剖
(4)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4.髓腔形态
(1)髓腔的解剖标志
(2)恒牙髓腔的解剖特点、增龄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3)乳牙髓腔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耠与颌位
1.耠的生长发育
耠的发育阶段及其特点
2.牙弓
牙弓的形态及排列特点
3.拎与颌位
(1)正中拎及其特点
(2)正中关系
(3)息止颌位
4.耠的分类
三、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1.骨
(1)上颌骨的解剖特点
(2)下颌骨的解剖特点

R>2.颞下颌关节
3.咀嚼肌
(1)咬肌
(2)颞肌
(3)翼内肌
(4)翼外肌
(5)舌骨上肌群
4.血管
(1)动脉
(2)静脉
5.神经
(1)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2)面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分布
(3)舌咽、舌下神经主要分布
6.口腔局部解剖
(1)口腔的境界及表面标志
(2)唇、颊、腭的解剖
(3)舌的解剖
(4)舌下区
7.颌面部局部解剖
(1)颌面部表面标志及软组织特点
(2)腮腺咬肌区
(3)面侧深区
(4)蜂窝组织间隙的名称及境界
8.颈部局部解剖
(1)颌下区的境界和内容
(2)气管颈段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3)颈筋膜
四、口腔功能
1.下颌运动
(1)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2)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2.咀嚼功能
(1)咀嚼运动及咀嚼周期
(2)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
(3)咀嚼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4)咀嚼与牙的磨耗
3.唾液功能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2)唾液的作用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预防医学

一、绪论
1.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1)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
(2)口腔预防医学研究对象
2.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前景
(1)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
(2)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促进措施
二、口腔流行病学及其作用
1.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1)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2)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2.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
(1)描述性流行病学
(2)分析性流行病学
(3)实验流行病学
3.龋病流行病学
(1)龋病常用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4.牙周病基本流行情况
(1)牙周健康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5.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
(1)口腔癌
(2)牙颌异常
(3)氟牙症
(4)唇腭裂
6.口腔健康调查与评价


1)调查目的
(2)调查项目
(3)指数和标准
(4)调查方法
(5)样本含量
(6)误差及防止方法
7.数据整理和统计指标
(1)数据整理方法
(2)统计指标
三、龋病的预防
1.易感人群的检测
(1)易感人群
(2)龋活性试验
2.龋病的预防措施
(1)龋病的三级预防
(2)龋病的预防方法
四、氟化物与牙健康
1.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1)人体氟来源
(2)人体氟代谢
(3)氟的生理作用
(4)氟化物防龋机制
(5)氟的毒性作用
2.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1)饮水氟化
(2)食盐氟化
(3)牛奶氟化
(4)氟片
(5)氟滴剂
3.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
(1)含氟牙膏
(2)氟水漱口
(3)局部涂氟
(4)含氟涂料
(5)含氟凝胶
(6)其他局部用氟方法
五、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
1.窝沟封闭概念
(1)定义
(2)窝沟解剖形态及患龋特点
(3)封闭剂组成、类型及特点
(4)酸蚀的作用
2.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
(1)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2)操作方法及步骤
(3)临床效果评价
3.预防性树脂充填
(1)定义
(2)适应证
(3)临床操作步骤
4.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1)定义
(2)适应证
(3)临床操作步骤
六、牙周疾病预防方法
1.牙周疾病的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社区牙周保健
2.控制菌斑
(1)机械性措施
(2)药物方法
3.其他
(1)控制相关局部因素
(2)提高宿主抵抗力
七、刷牙
1.牙刷
(1)牙刷的设计
(2)牙刷的选择
(3)牙刷的保管
2.洁牙剂
(1)牙膏的基本成分
(2)牙膏的基本作用
(3)药物牙膏
3.刷牙方法
(1)水平颤动法
(2)旋转法与圆弧法
(3)刷牙应注意的问题
八、口腔癌的预防预防方法
(1)口腔健康教育
(2)定期口腔检查
(3)政策和措施
(4)防止环境污染
九、特定人群口腔保健
1.妇幼口腔保健
(1)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2)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3)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2.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1)重要性
(2)保健内容
3.老年人口腔保健
(1)老年人健康与功能状态
(2)策略与措施
4.残疾人口腔保健
(1)特点
(2)保健内容
十、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
1.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概念
(1)口腔健康教育概念
(2)口腔健康促进概念
2.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原则
(1)口腔健康教育原则
(2)口腔健康促进原则
(3)口腔健康教育的任务
3.口腔健康教育方法
4.口腔健康教育计划
(1)口腔健康目标
(2)口腔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
(3)口腔健康教育的评价
十一、口腔感染
1.口腔医源性感染及控制传播
(1)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2)感染传播方式与途径
2.感染控制的方法
(1)检查与评价
(2)个人保护
(3)无菌技术
(4)消毒及消毒剂
(5)器械灭菌
(6)牙科设备消毒
(7)临床废物处理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修复学

一、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
1.病史采集
(1)主诉
(2)系统病史
(3)口腔专科病史
(4)家族史
2.口腔检查
(1)口腔外部检查
(2)口腔内的检查
(3)X线检查
(4)制取模型检查
3.修复前准备
(1)口腔一般处理
(2)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
(3)口腔软组织处理
(4)牙槽骨的处理
(5)修复前正畸治疗
二、牙体缺损修复
1.牙体缺损修复概述
(1)牙体缺损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牙体缺损的影响
(3)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
(4)修复体的种类
(5)口腔印模及模型制作
2.牙体缺损修复设计原则和固位原理
(1)修复治疗的原则
(2)固位原理
3.嵌体
(1)嵌体种类
(2)适应证与禁忌证
(3)牙

体预备的基本要求
(4)牙体预备的方法
4.铸造全冠
(1)铸造全冠的适应证
(2)铸造全冠的设计
(3)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
5.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1)适应证与禁忌证
(2)对烤瓷合金及瓷粉的要求
(3)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设计
(4)牙体预备的方法
6.桩冠和桩核冠
(1)适应证与禁忌证
(2)桩冠的固位要求
(3)桩冠牙体预备的方法
(4)前牙桩核的类型及要求
7.3/4冠
(1)适应证与禁忌证
(2)前牙3/4冠的牙体预备
(3)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8.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完成
(1)试合
(2)抛光
(3)粘固
9.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处理
(1)疼痛
(2)食物嵌塞
(3)龈缘炎
(4)修复体松动、脱落
(5)修复体损坏
(6)修复体的拆除
三、牙列缺损修复
1.概述
(1)对功能的影响
(2)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3)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2.固定义齿
(1)组成和作用
(2)固定义齿的分类
(3)适应证与禁忌证
(4)基牙的选择
(5)固位体的设计
(6)桥体的设计
(7)连接体的设计
(8)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3.可摘局部义齿
(1)概述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用
(3)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要求
(4)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
(5)Kennedy分类法
(6)各类牙列缺损的设计要点
(7)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前准备及牙体预备
(8)可摘局部义齿的印模和模型
(9)确定颌位关系及上耠架
(10)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
(11)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
(12)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3)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四、牙列缺失修复全口义齿
(1)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2)无牙颌的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3)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4)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5)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准备
(6)全口义齿的印模和模型
(7)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确定及上耠架
(8)全口义齿人工牙的选择和排列
(9)全口义齿的试戴
(10)全口义齿的初戴
(11)全口义齿初戴后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2)全口义齿的修理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颌面外科学

一、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1.口腔颌面外科病史记录
(1)入院病史
(2)入院记录
(3)门诊病史
(4)急诊病史
2.临床检查
(1)一般检查:口腔、颌面部、颈部、颞下颌关节及涎腺检查
(2)辅助检查
3.消毒和灭菌
(1)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
(2)手术者的消毒
(3)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
4.手术基本操作
显露、止血、解剖分离、打结、缝合和引流
5.创口处理
(1)创口分类、愈合及处理原则
(2)换药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及换药技术
(3)绷带包扎的目的、口腔颌面部常用绷带类型及应用
二、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1.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1)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特点
(2)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液中使用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安全有效

浓度
2.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
(2)软组织浸润麻醉
(3)牙及牙槽骨手术浸润麻醉
(4)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的阻滞麻醉
(5)各类牙拔除术的麻醉选择
3.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晕厥
(2)中毒
(3)过敏反应
(4)感染
(5)血肿
(6)神经损伤
(7)暂时性面瘫
(8)暂时性牙关紧闭
4.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
(1)全麻的特点
(2)全麻后的处理
三、牙及牙槽外科
1.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
(1)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拔牙前的准备
(3)拔牙器械及用法
2.牙拔除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基本步骤
(2)基本方法
3.各类牙拔除术的特点
(1)恒牙拔除
(2)乳牙拔除
4.牙根拔除术
(1)残根和断根的概念
(2)牙根拔除术的手术原则
(3)牙根拔除术的方法
5.阻生牙拔除术
(1)阻生牙的概念
(2)下颌阻生牙(第三磨牙)的临床分类
(3)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阻力分析、手术设计和手术方法
(4)上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适应证
6.拔牙创的愈合过程
7.拔牙并发症及其防治
(1)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
(2)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8.植牙术
(1)植牙术的分类
(2)牙再植术
9.牙种植术
(1)概念
(2)分类
(3)种植材料
(4)骨结合概念
(5)适应证与禁忌证
(6)种植成功标准
10.牙槽外科手术
(1)牙槽突修整术
(2)系带修整术
(3)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
四、口腔颌面部感染
1.概论
(1)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2)感染的途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间隙感染
(1)间隙感染及口底蜂窝织炎的概念
(2)眶下间隙感染、咬肌间隙感染、翼下颌间隙感染、颞下间隙感染、下颌下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
4.颌骨骨髓炎
(1)概念及分类
(2)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3)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4)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5.面部疖痈
(1)概念
(2)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
6.面颈部淋巴结炎
(1)化脓性淋巴结炎感染来源、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结核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7.颌面部梅毒
感染途径、临床经过、诊断及治疗
五、口腔颌面部损伤
1.概论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2.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
(1)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预防感染及包扎运送
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1)类型、特点
(2)各部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清创术
4.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1)牙槽骨损伤
(2)上、下颌骨、颧骨及颧弓骨折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骨折愈合过程
六、口腔颌面部
1.概论
概念、分类命名、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肿瘤诊断和治疗原则
2.口腔颌面部囊肿
(1)概念及分类
(2)软组织囊肿
(3)牙源性颌骨囊肿
3.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1)色素痣
(2)牙龈瘤
(3)血管瘤
(4)淋巴管瘤
(5)成釉细胞瘤
4.恶性肿瘤
(1)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2)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七、涎腺疾病
1.涎腺炎症
(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2)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2.舍格伦综合征
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3.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1)舌下腺囊肿
(2)粘液囊肿
(3)多形性腺瘤
(4)腺淋巴瘤(沃辛瘤)
4.恶性肿瘤
(1)腺样囊性癌
(2)粘液表皮样癌
八、颞下颌关节
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疾病及预防
2.颞下颌关节脱位
(1)急性前脱位
(2)复发性脱位
3.颞下颌关节强直
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九、口腔颌面部神
1.三叉神经痛
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经疾患原则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十、唇裂、腭裂与面裂
1.概论致病因素
2.唇裂
分类、畸形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
3.腭裂
分类、畸形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
4.唇腭裂的序列治疗
(1)概念
(2)治疗原则及程序
十一、口腔颌面部影像技术及诊断
1.口腔颌面部X线投
(1)口内片投照技术照技术
(2)口外片的应用范围
(3)涎腺造影技术
2.正常X线影像
(1)牙体及牙周组织
(2)牙的发育和萌出
(3)颌面骨区解剖结构
(4)颞下颌关节
3.常见典型病变X线影像
(1)牙病变、根尖周病变
(2)牙周病变
(3)颌骨骨髓炎
(4)颌骨骨折
(5)颞下颌关节强直
(6)颌骨囊肿、成釉细胞瘤
(7)颌骨中心性鳞癌
(8)涎石病、涎腺炎、舍格伦综合征
4.CT及MRI检查
(1)概念
(2)适应证
十二、牙颌面畸形概论
(1)临床分类
(2)治疗步骤
十三、后天畸形和概论缺损
(1)整复手术的技术特点
(2)皮肤移植分类、各类皮片及皮瓣的特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内科学

一、龋病
1.概念
(1)定义
(2)龋病的特征
2.病因
(1)致病因素
(2)病因学说
3.分类
(1)急慢性龋,继皋龋
(2)浅、中、深龋
4.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诊断方法
(2)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5.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二、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
1.牙齿发育异常
(1)牙釉质发育不全
(2)氟牙症
(3)四环素牙
(4)畸形中央尖
(5)牙内陷
2.牙体急性损伤
(1)牙震荡
(2)牙脱位
(3)牙折
3.牙体慢性损伤

R>(1)磨损
(2)楔状缺损
(3)牙隐裂
4.牙本质过敏症
(1)发病机制
(2)治疗
三、牙髓疾病
1.牙髓病病因
(1)细菌因素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4)特发性因素
2.牙髓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1)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2)选择性检查和诊断方法
3.牙髓病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1)可复性牙髓炎
(2)急性牙髓炎
(3)慢性牙髓炎
(4)逆行性牙髓炎
(5)牙髓坏死
(6)牙髓变性
4.牙髓病的治疗
(1)无痛方法和无菌技术
(2)应急处理
(3)盖髓术(直接盖髓和间接盖髓)
(4)活髓切断术
(5)干髓术
(6)牙髓摘除术
四、根尖周围组织疾病
1.病因
(1)感染
(2)创伤
(3)化学
(4)免疫因素
2.临床表现和诊断
(1)急性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3.根尖周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应急处理
(3)根管治疗
(4)牙髓塑化治疗
(5)根管外科
五、牙周病病因学
1.始动因素-牙周菌斑
(1)始动因素的证据
(2)牙周菌斑的生态学
(3)牙周菌斑的致病机制
(4)牙周病的致病菌
2.促进因素
(1)局部性促进因素
(2)全身性促进因素
(3)宿主防卫反应
六、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1.牙周病主要症状
(1)牙龈炎症和出血
(2)牙周袋形成
(3)牙槽骨吸收
(4)牙齿松动和移位
2.牙周病检查
(1)病史收集
(2)牙周组织的检查
(3)耠及咬合功能的检查
(4)其他检查
七、牙龈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1.急性牙龈炎
(1)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2)急性龈乳头炎
2.慢性牙龈炎
(1)边缘性龈炎
(2)青春期龈炎
(3)妊娠期龈炎
3.牙龈增生
(1)增生性龈炎
(2)药物性增生[苯妥英钠、硝苯地平(心痛定)、环孢菌素]
(3)白血病时的牙龈表现
(4)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八、牙周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1.各类牙周炎
(1)成人牙周炎
(2)青少年牙周炎
(3)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4)青春前期牙周炎
2.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2)根分叉病变
(3)牙周脓肿
3.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1)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2)唐氏(Down)综合征
(3)糖尿病型牙周炎
4.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
九、牙周病的治疗
1.基础治疗
(1)菌斑控制
(2)洁治术
(3)根面平整术
(4)调耠
(5)松牙固定术
2.手术治疗
(1)牙龈切除术
(2)袋壁刮治术
(3)翻瓣术
(4)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
3.牙周脓肿的治疗
(1)急性牙周脓肿的治疗
(2)慢性牙周脓肿的治疗
4.药物治疗
(1)全身用药
(2)局部用药
5.牙周病的疗效维持
十、口腔粘膜疾病
1.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1)口腔单纯性疤疹
(2)带状疱疹
(3)球菌性口炎
(4)口腔结核
(5)口腔念珠菌病
2.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1)药物过敏性口炎
(2)血管神经性水肿
(3)多形性红斑
3.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
(1)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2)创伤性溃疡
4.口腔粘膜大疤类疾病
(1)天疱疮
(2)类天疤疮
5.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1)口腔白色角化病
(2)扁平苔藓
(3)盘状红斑狼疮
6.唇、舌疾病
(1)慢性唇炎
(2)口角炎
(3)地图舌
(4)沟纹舌
(5)舌乳头炎
7.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1)梅毒
(2)艾滋病
十一、儿童口腔病特点
1.龋病
(1)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及危害性
(2)乳牙龋病的治疗
(3)年轻恒牙的龋病治疗
(4)幼儿期龋病的预防及对家长的教育

2.牙髓病与根尖周病
(1)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方法
(2)乳牙牙髓病的治疗
(3)乳牙根尖周病的特点和治疗
(4)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特点和治疗
3.儿童常见影响咬合发育的问题
(1)乳牙早失的原因
(2)乳牙早失后的间隙变化
(3)间隙保持器的设计和制作
4.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
(1)乳牙的拔除
(2)年轻恒牙的拔除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1)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2)肽聚糖的结构
(3)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3.细菌特殊结构
(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菌毛的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芽胞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 检查法
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三、细菌的生理
1.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
2.

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2)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
(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消毒与灭菌
1.基本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防腐的概念
2.物理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2)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3.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五、噬菌体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1)毒性噬菌体的概念
(2)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
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耐药质粒及与耐药性的关系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的概念
(2)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2.细菌的致病性
(1)细菌的毒力
(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3.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
(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细菌感染的来源
(2)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细菌学诊断
(1)标本的采集原则
(2)检验程序
2.血清学诊断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九、球菌
1.葡萄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2.链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
3.肺炎链球菌
(1)形态和染色
(2)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4.脑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学性状
(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
5.淋病奈瑟菌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防治原则
十、肠道杆菌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1)形态、染色和结构
(2)生化反应的特点
2.埃希菌属
(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
(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
(3)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3.志贺菌属
(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
4.沙门菌属
(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免疫特点
(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
(3)肥达试验和结果判断
十一、弧菌属
1.霍乱弧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副溶血性弧菌
所致疾病
十二、厌氧性杆菌
1.厌氧芽胞梭菌
(1)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肉毒梭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无芽胞厌氧菌
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十三、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十四、分枝杆菌属

1.结核分枝杆菌
(1)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3)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
(4)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麻风分枝杆菌
形态、染色和致病性
十五、放线菌属和奴卡菌属
放线菌属和奴卡菌属
(1)主要致病性放线菌
(2)硫磺样颗粒及其临床意义
十六、动物源性细菌
1.布氏菌属
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
2.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炭疽芽胞杆菌
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十七、其他细菌
1.流感嗜血杆菌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
2.百日咳鲍特菌
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3.幽门螺杆菌
4.军团菌
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
5.绿脓假单胞菌
十八、支原体
1.生物学性状
支原体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
2.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1)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
(2)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十九、立克次体
1.生物学性状
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和Q热柯克斯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二十、衣原体
1.生物学性状
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1)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2)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
二十一、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密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3.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二十二、真菌
1.概述
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
2.主要病原性真菌
(1)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
(2)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3)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二十三、病毒的基本性状
1.病毒的形态
病毒体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病毒的结构和对称性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3.病毒的增殖
病毒增殖的过程
4.理比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5.朊病毒
朊病毒及其所致疾病
二十四、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1.病毒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2.病毒的感染类型
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
(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二十五、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2)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2.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二十六、呼吸道病毒
1.正粘病毒
(1)流感病毒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
(2)致病性和免疫性
2.副粘病毒
(1)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2)腮腺灸病毒的致病性
3.其他病毒
(1)腺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二十七、肠道病毒
1.概述
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2.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3.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致病性
4.急性胃肠炎病毒
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
二十八、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2.乙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3.丙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
4.丁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5.戊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查
二十九、虫媒病毒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2.登革病毒
致病性
三十、出血热病毒
汉坦病毒
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主要型别、流行环节、致病性及免疫性
三十一、疱疹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
致病性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致病性
3.巨细胞病毒
致病性
4.EB病毒
致病性
三十二、逆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形态、结构、复制和变异
(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感染过程和致病机制
(3)微生物学检查
(4)防治原则
三十三、其他病毒
1.狂犬病病毒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人乳头瘤病毒
致病性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 不良反应
(1)副反应
(2)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
(4)停药反应
(5)变态反应
(6)特异质反应
2.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1)半数有效量
(2)治疗指数
3. 药物与受体
(1)激动药
(2)拮抗药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1.吸收
首关消除
2.分布
(1)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生物利用度
4.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
(2)零级消除动力学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药

理作用
(2)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毒理作用机制
(2)急性中毒
3.胆碱酯酶复活药
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中毒
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多巴胺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异丙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八、局部麻醉药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
(2)作用机制
2.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革类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
(1)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2.卡马西平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
临床应用
4.乙琥胺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戊酸钠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硫酸镁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
(1)体内过程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卡比多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海索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丙米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碳酸锂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十三、镇痛药
1.吗啡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哌替啶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3.布洛芬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五、钙拮抗药
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药名
(1)选择性钙拮抗药
(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
2.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Ⅲ类 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Ⅳ类 钙拮抗药
2.利多卡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普萘洛尔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胺碘酮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5.维拉帕米
临床应用
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强心苷类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十八、 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2)作用机制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钙拮抗药
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二十、 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β受体阻断药
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4.氯沙坦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5.钙桔抗药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一、利尿药及脱水药
1.高效利尿药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2.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低效利尿药

螺内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4.脱水药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肝素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3.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5.促凝血药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抗贫血药
(1)铁剂的临床应用
(2)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
7.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
1.H1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H2受体阻断药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平喘药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
(2)茶碱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抗甲状腺药
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口服降血糖药
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二十九、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类
(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头孢菌素类
(1)各代产品的特点
(2)临床应用
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红霉素
(1)抗菌作用
(2)临床应用
2.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
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不良反应
2.常用氨基苷类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
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1.四环素类
(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氯霉素
(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1.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磺胺类
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真菌药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五、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利福平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3.乙胺丁醇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三十六、抗疟药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
1.抗肿瘤药的分类
(1)干扰核酸合成
(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
(3)嵌入DNA干扰转录RNA
(4)干扰蛋白质合成
(5)影响激素平衡
2.常用药物
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
一、组织的损伤、修复与适应

  1.组织的损伤

  (1)变性

  (2)坏死

  2.组织的修复

  (1)再生

  (2)肉芽组织

  (3)创伤愈合

  二、局部血液循坏障碍

  1.静脉性充血

  (1)概念

  (2)原因

  (3)病理变化

  (4)结局

  2.出血

  (1)概念

  (2)原因

  (3)病理变化

  3.血栓形成

  (1)概念

  (2)形成条件

  (3)转归

  4.栓塞

 

 (1)概念

  (2)栓子的运行途径

  (3)栓塞类型及后果

  5.梗死

  (1)概念

  (2)原因

  (3)类型

  三、炎症

  1.炎症的概述

  (1)概念

  (2)原因

  (3)基本病理变化

  (4)临床表现

  2.炎症的类型

  (1)急性炎症

  (2)慢性炎症

  四、肿瘤

  1.肿瘤的特性及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特性

  (3)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2.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1)肿瘤的命名

  (2)肿瘤的分类及常见肿瘤

  (3)癌与肉瘤的区别

  (4)癌前病变与原位癌

  五、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1)病因

  (2)病理变化

  (3)病理临床联系

  (4)并发症

  2.肺 炎

  (1)大叶性肺炎

  (2)小叶性肺炎

  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1.风湿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病理变化

  (3)心脏病变及病理临床联系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病因

  (2)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3.高血压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4.动脉粥样硬化症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病理变化

  (3)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后果

  七、消化系统疾病1.溃疡病

  (1)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3)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

  (1)病因和发症机制

  (2)基本病理变化

  (3)临床病理类型

  3.肝硬化

  (1)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分类

  (3)常见类型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2.慢性肾盂肾炎

  (1)病因

  (2)病理变化

  九、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3)肺结核病

  (4)肺外器官结核病

  2.伤寒

  (1)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3.细菌性痢疾

  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因

  (2)病理变化

  (3)病理临床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因及传染途径

  (2)病理变化

  (3)病理临床联系

[关闭]
来源:口腔联盟
 
上一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办理程序
下一条: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查看友情连接>> 翻译网站 上海保洁 深圳装修公司 天津防水补漏 康宝莱 广州体检中心
本站首页只接受PR值大于1的网站,其它站点放在内页请点此查看 友情链接处理QQ:86322590 请注明申请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口腔商城 | 口腔论坛 | 诊所联盟|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QQ服务群:老板群:26904911 沙龙群:83549843 牙科管理群:49057286 口内群:69544979
  kq111正畸群:59590904 修复群:83551580 小白兔、小白象、小精灵群:59742543
联系电话:13569151100 联系信箱:344794672@qq.com
招聘QQ:(只加应聘)1049171952 交流部QQ(只加医生):284948961 事业部QQ(只加老板):344794672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

技术支持:英群网络 豫ICP备20001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