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官员聚首呼吁抵制“黑牙科” |
|
【时间 2008年3月15日 16:41】 |
|
牙科市场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交叉感染和不规范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何种风险?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治理“黑牙科”非法行医? 8月22日,本报邀请河南省、郑州市医疗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口腔医学界专家、口腔行业从业者,召开“治理黑牙科,打造安全就医环境”座谈会,对“黑牙科”的生存环境,如何净化口腔诊疗环境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记者刘永生曲华敏文 李康图 “黑牙科”非法行医,这是一个根植于社会土壤中的顽症,牵系着患者、合法从业者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郑州乃至全省人民的生命健康。 8月22日,“治理黑牙科,打造安全就医环境”座谈会上,与会者一句句情辞恳切、精辟入理的话,就像一个放大镜,将“黑牙科”这个社会顽症的每一处病灶都作出深入分析。呼吁必定会转化为行动,像手术刀一样,将这个社会痼疾切除。 官方声音 创新监管机制,根治“黑牙科”屡禁不止的顽疾 参会嘉宾河南省卫生监督所所长张伟平“打击非法行医就像治疗‘牛皮癣’,屡治屡犯,屡禁不止,我们应该分析它的社会土壤,创新监管机制,绝不能让这个隐患带来疾病的大面积传播。” 声音回放 《大河健康报》这次报道做得准确、细致。深入郑州市各个角落,调查“黑牙科”的状况,正因为有舆论的强大支持,打击“黑牙科”非法行医工作才能持久、深入,取得最大成效。 打击非法行医一直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从未停止过,但打击非法行医就像治疗“牛皮癣”,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一是医疗体制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在城乡接合部或城市背街小巷,黑诊所利用地理位置和价格优势吸引低收入群众。 二是黑诊所违法成本较低,一旦查出就改头换面。与此相应,执法人员有限,力量配备不足,常常力不从心。 本次活动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但不能一阵风。针对问题,要探索一下监管机制如何创新。监督员分片,实行辖区责任制;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群众投诉、举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会嘉宾郑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王万鹏“执业医师分为四大类:临床医师、预防医师、中医师、口腔医师。为什么把口腔单独列为一类?这是因为口腔科的专业性、重要性、复杂性。” 打击非法行医、如何治理非法行医,这是一个全国关注的话题,它不在某一个地区单独存在,它也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 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为什么呢?可考虑以下几点: 1.宣传不到位。群众对“黑牙科”防范意识不强。 2.黑牙科地处都市村庄、城乡接合部,这些地方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较多,收入低,他们往往图便宜,这就成了“黑牙科”生存的土壤。在利益驱动下,非法行医者就敢于冒险。 3.监督力量过于薄弱,目前配备的监督人员与现实要求的相去甚远。 4.目前,口腔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实际需要不接轨,高端人才紧缺,大中专等低端人才过剩。 5.打击成本过高,相关法律相对滞后。依据目前法律,在未造成严重后果前,执法人员不能对其绳之以法;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让患者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 执法者说 创建“无黑办事处”,消灭“黑牙科”的生存土壤 参会嘉宾郑州市卫生监督所所长王松强“打击黑牙科非法行医,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联合政府其他部门,评定‘无黑办事处’,发动同业者联手自律,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做法。” 声音回放 郑州市卫生监督所与《大河健康报》联合调查“黑牙科”状况,在舆论支持下,群众的防范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治理工作也取得良好效果。 对于郑州市目前存在的超范围开展口腔科诊疗工作、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口腔科诊疗工作、口腔诊疗器械不规范等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参会嘉宾郑州市卫生监督所监督五科科长孙建国 声音回放黑牙科在机构资质、人员资质、设备、场所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这使得医疗效果无法保证。群众就医时,没有票据、没有病历资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执法人员无法查实,使群众处于不利地位。 业内呼吁 加强业内自律,用良好的服务、实惠的价格取信于民 参会嘉宾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河南省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管泽民 “不规范的治疗,让患者受的苦更多。” 声音回放目前口腔诊疗市场确实存在问题,《大河健康报》的报道非常及时、必要。 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只有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才能预防控制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参会嘉宾郑州市口腔医院院长,河南省医院管理学会口腔分会副主任委员程涛 “打击非法行医‘堵不如疏’。建议把口腔医疗保险单列出来。” 声音回放市民选择医疗机构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就近,二是价廉。为让市民看得起病,我有这样的设想,能不能由专科医院承担一部分,政府投入一部分,设立“低保门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采取的口腔医疗保险模式,建议把口腔医疗保险单列出来。此外预防工作也十分重要,保健工作做到位,就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应做大量的口腔保健宣传工作。 参会嘉宾郑州正合口腔医院院长吴建忠“对于牙科医生而言,技能是本分,防止交叉感染是良知。” 声音回放对于牙科医生,技能是本分,是他的专业水平。这决定他能否用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案,实施一个完善的治疗;防止交叉感染是良知,严格的消毒措施既是保护患者,又是保护自己。 参会嘉宾郑州精益口腔负责人李瑞萍声音回放普通群众对牙齿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牙疼治好不疼就没事了,对治疗过程中的不消毒存在的危险并不知道。 把高端口腔科人才留住,让低端口腔科人才有归宿,这才能保证医师队伍的质量。 参会嘉宾郑州皓齿口腔负责人史朋杰“依法执业是每一个口腔医师的社会责任。”声音回放 我们向同仁发出倡议:合法口腔医疗机构应联手自律,依法执业,规范行医,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消毒,取信于民;价格要更合理、更透明,更贴近群众;开展预防医学教育,普及口腔医学健康知识;利用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优势,协助卫生监管部门打击非法行医活动。 参会嘉宾 郑州泰安口腔负责人李炎军声音回放“黑牙科”有市场,关键是因为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存在。这些消费者是因为价格低廉,才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冒险就医。建议政府用经济手段引导消费,正在推行的全民医保、新农合制度的面能否更广一些,能否让正规的民营医疗机构也加入进来? 参会嘉宾郑州市口腔医院原副院长于俊敬声音回放口腔疾病的诊疗操作是交叉感染率较高的诊疗项目之一,口腔交叉感染已成为口腔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口腔医师除了做治疗,还可进社区、都市村庄加大宣传,告诉人们感染的危害性,不要贪图便宜,因看一个牙而得了个传染病。 ★特别启事★ “安全口腔”监督员 正在火热征集中! 为提高读者安全就医意识,本报与郑州市卫生监督所联合,邀请读者参观一些口腔诊疗机构,学习消毒知识。 同时,我们在参与读者中选出80名“安全口腔”监督员,请他们对郑州市各大口腔诊疗机构实施日常监督。 举报“黑牙科”的读者,请发短信“BN+姓名+性别+职业”发送至09996216(移动)、86680216(联通)、126680216(小灵通)。(每条限70个字。信息费0.5元/次,不含通信费。) |